Gate Layer × GateChain:技术架构
高层架构
下图展示了 Gate Layer 的高层技术架构,涵盖了从用户交互、L2 执行到 L1 结算与数据可用性的完整流程。它清晰地描绘了 Sequencer、Batcher、Proposer 等核心组件如何与 GateChain 上的 Rollup 合约及 Blob 存储协同工作,共同保障系统的安全、高效与可扩展性。
图中要点
- L1/L2 分层:GateChain(L1)提供结算与数据可用性;Gate Layer(L2)负责执行与快速确认。
- 用户路径:Users 通过 RPC Nodes(
gatelayer-node + geth
组合)提交交易、查询数据;亦可直接向 L1 提交存款(deposits)。 - 执行堆栈:Sequencers 由
gatelayer-node
通过 Engine API 驱动geth
执行 EVM 交易,生成 L2 区块,采用 EIP‑1559 费率模型。 - 内部分工:
batcher
负责收集交易数据、将批次与断言写入 L1 Blob(EIP‑4844);proposer
负责计算并提交输出根(output root / state root)到 L1 合约。 - 数据派生:L1 向 L2 节点返回“safe transactions/blocks”,RPC Nodes 基于 L1 数据进行安全派生与同步。
- 实时传播:Sequencers 与 RPC Nodes 通过 p2p 进行实时更新,确保内外节点的交易池与区块保持一致。
- 争议与安全:Challengers 在 L2 侧验证区块断言,必要时向 L1 提交 fault proofs;L1 由 GT 质押与验证者网络提供安全与治理。
交易与结算流程
本图通过时序图的形式,详细展示了一笔 L2 交易从提交到最终确认的全过程。它揭示了用户、Sequencer、Batcher、Proposer 以及 GateChain (L1) 之间的交互顺序,帮助理解交易状态如何从 unsafe
演变为 finalized
。
组件交互图
此图聚焦于 Gate Layer 生态中不同角色(用户、节点、Sequencer、Challenger)与 L1、L2 之间的核心交互关系。它简化了内部复杂性,重点突出了数据流和职责划分,例如用户如何提交交易、Sequencer 如何向 L1 提交数据,以及节点如何从 L1 同步信息。